面纱

正如书名,本书中人们的关系都存在着一层若隐若现的面纱,有时彼此之间都明白,或许只有一方明白。究竟是戳破笼罩彼此的面纱,还是保持现状,寻求新的出路?

对于沃尔特来讲,在一开始,沃尔特想竭力地隐瞒自己所谓的智慧,让凯蒂觉得自己很蠢,这就是他最初地面纱。但个人认为沃尔特是全篇看似智慧,其实才是真正最愚蠢的人。首先沃尔特如果真的早就看透凯蒂,就不应该和她结婚,即使自己多么爱她。在与凯蒂相处中,总是沉默,好像在隐藏自己的情绪,还给凯蒂一种可怕的感觉,不愿沟通。吵个架都是都是不动声色,一点人情味都没有。很不喜欢和那种输了棋之后一点垂头丧气的表现都没有。他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,他的爱显得很自私。就像一句话说得:『 我爱你,与你无关。』这怎么可能,你的爱肯定会把别人卷进你自己自导自演的那出戏之中,摆出一副运筹帷幄、居高临下的模样,接着露出那幅嘲讽而又鄙视的神情说:『 我知道你愚蠢、轻浮、无知,可我爱你。』凯蒂问他为什么不直接揍查理一顿,他说自己『 自视清高,不屑动武』。不屑动武的结果就是最后想带着爱的人去送死?沃尔特其实的情感很强烈,他愤怒,并且伤心欲绝,但是他偏偏就是嘴上说自己不在乎,因为自己『 清高』的自尊,最后压抑的情感把自己逼疯了,生着闷气一同去赴死。一开始他到底想让先谁去死,按照自导自演的心理,说不定原本想让自己死,看下凯蒂的反应,他就可以临死前用自己的高尚反衬她的轻浮,或者让她内疚。最终他在凯蒂怀孕的时候还是反悔毕竟还是有人的情感,坦白了自己一开始是想让置凯蒂于死地,并执意让凯蒂离开。但是他估计千算万算没想到凯蒂在修道院变了,变得不在轻浮,他已经丢失了鄙视凯蒂的资本。反观沃尔特,根据沃尔丁的说法,他并不是冲在前线的医生,而是作为细菌学家的身份做实验,文中也没有直接描写沃尔特是如何工作的,其实他比凯蒂更安全。 他真的没想到,结果完全反过来了,自己是有不纯动机的,而凯蒂变成那首挽歌里的大善人,自己本质还是一条咬人的疯狗,一只鄙视自己爱的人的疯狗。而他的死究竟是意外感染,还是自己故意感染,我更偏向后者。

凯蒂算是全书里面能最好理解的一个『 正常人』。因为是主人公,所以内心独白是最多的,比较好看清她的心理路程。简单的着急,于是匆匆结婚,之后爱上了风流的查理,被查理所骗。故事的转折在凯蒂在修道院见到高尚的修女以及庄严、和蔼可亲的院长时,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和愚蠢。在疫情肆虐的地方还想着男女之事。修女们在这片修道院中展现出的欢乐,对待困苦的超然,庄严肃穆的亲切,自我奉献的辛福,让凯蒂觉得自己被这篇神秘的精神乐园拒之门外,而这正是她渴望的幸福,也就是所谓的『 道』。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,凯蒂开始到修道院帮忙照顾孩子们,我想这也是沃尔特万万没想到的。修女对自己的丈夫称赞不绝,她也承认自己的沃尔特拥有着非凡的品质,而反观查理汤森,却是一个品质平庸的普通人。尽管她仍然不爱沃尔特,知道自己永远不会爱他,但他希望能与他和解,希望他能原谅她,至少成为朋友的关系。怀孕是一次和解的机会,她本来可以撒谎说,这是他的孩子。但是此时的她觉得撒谎不值得,回答:“我不知道”。凯蒂是个感性的人,只是不爱沃尔特罢了,但她同情,理解沃尔特,并为他的死去感到痛苦和后悔。在知道沃尔特可能拿因为是自杀感染死去时,她辩护道:『 沃尔特是因为心碎才死的。』 当凯蒂回到香港后,她的理智告诉汤森是个卑鄙的小人,但是他对汤森的爱欲还是不可避免的复燃了。在懊丧和怨恨的孤独之下,她终于离开了香港,回到了家中,母亲已经去世。

凯蒂的母亲是个虚荣、挑剔、专横、野心勃勃的人,对父亲也是严加管教,父亲在家里毫无地位,甚至因为无法为家人提供更奢华的生活而瞧不起。看似父亲是个忠诚的好丈夫,但是横亘在父亲和妻女之间的面纱是父亲的苦难和冷漠的隔阂。而这面纱被母亲的离世揭开了。父亲永远解脱了,他得到了自由,崭新的生活在他面前展开。他在也不用拼命工作而养活儿女,可以放手去追逐自己想要的『 道』。但,当凯蒂问他:『 我不能和你一起去吗?』。他屈服于自己的责任感,放弃了自己的全部希望,表示乐意和凯蒂一同生活。这是全书最令人动容的时刻,体现出父亲的伟大之处。随后在理解对方的苦楚之后,他们彼此相拥,双方都感受到骨肉之亲真正的温暖,这才是他们两个真正追求的『 道』。是本书唯一消融与和解的『 面纱』,也是全篇的结束。